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内燃动力智能技术分会

首页 > 分会新闻 > 正文

内燃动力智能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第二次会议顺利举办

2025-01-24 10:30

内燃动力智能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第二次会议顺利举办

为推动内燃动力系统智能控制标准体系的建立,促进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2025年1月20日,由中国内燃机学会内燃动力智能技术分会和天津大学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发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标准院)组织的“内燃动力智能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第二次讨论会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会议得到了中国内燃机学会和全国汽标委发动机分标委秘书处共同指导,来自潍柴、玉柴、一汽、东风、联电、上汽等头部企业和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内燃动力领域专家、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全国汽标委发动机分标委的相关领导共计20余人参加了会议。

1 智能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第二次讨论会参会人员

 

首先,中国内燃机学会内燃动力智能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谢辉教授开场致辞,他表示我国内燃动力技术已进入了智能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智能控制标准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此次标准体系讨论会,是在第一次讨论会的基础上,对建设方案的进一步细致讨论,旨在凝聚行业智慧,共建标准体系框架,助力行业技术和产业革新。

接着,中汽中心标准院以智能网联领域为例,介绍了汽车标准领航项目的背景及实施成效,该项目通过牵引创新技术发展,推动新型产业合作,为标准制定奠定基础,积极引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2中汽中心标准院介绍智能网联汽车标准领航项目

 

接下来,中国内燃机学会内燃动力智能技术分会秘书长、天津大学宋康教授介绍了内燃动力系统智能控制标准体系的初步建设方案。他分析了在当前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新能源与混合动力,以及大模型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技术背景下,内燃动力智能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成,包括内燃动力智能度分级、智能动力系统、智能电控单元、智能零部件、智能控制算法、智能诊断算法和智能运维等。阐述了后续工作方案,包括启动领航项目,组建工作组,开展技术调研与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总体规划。

3宋康教授介绍内燃动力系统智能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

 

报告后,与会专家围绕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开展了热烈交流讨论。大家讨论了内燃动力智能化与网联化、无人驾驶、混合动力的跨域融合发展,建议智能技术标准体系可以突出对传统内燃动力的赋能效应。重点研讨了内燃动力智能标准体系的研究范畴,建议进一步关注燃料的适应性、热管理及跨域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关注氢气安全、数据安全。同时,与会专家建议进一步吸纳整车和整机企业参与,强化产业协同,贴近产品开发,打造未来内燃动力智能标准体系的标杆。

最后,谢辉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专家们的建议让项目团队开阔了思路、坚定了信心。后续将按照专家建议,将基础研究与具体标准的制定同步进行。同时,也邀请专家们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打造内燃动力智能标准体系,推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经过会议讨论,2025年将正式启动内燃动力智能技术标准体系的领航项目,由天津大学、中国内燃机学会和全国汽标委发动机分标委合作,组织行业相关企业、高校、机构开展标准体系相关专题的研讨会,积极推进内燃动力智能控制标准体系研究工作,通过提高内燃动力系统的智能度水平,促进内燃动力产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下一条:2024内燃动力智能控制算法国际挑战赛

关于分会

中国内燃机学会内燃动力智能技术分会成立于2020年12月,是中国内燃机学会十余家分会之一,秘书处设立在天津大学。分会是内燃动力智能技术领域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共有人员近120名,包括1名主任委员、1名秘书长及110余家委员。 分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我国内燃机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推动内燃动力智能化技术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内燃动力学科链、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协同与创新,促进内燃机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服务于内燃动力智能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分会的日常活动主要围绕内燃动力系统数字化与智能化所面临的行业共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在零部件、子系统、整机、动力系统、应用匹配等层次,从基础软硬件、建模与仿真、控制与优化、诊断与运维、制造与测试等方面,组织行业的学术交流、科技咨询、行业合作、科普教育、科技竞赛等公共服务活动。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推动内燃动力系统与智能控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内燃动力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

加入本分会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